block

市局动态

全覆盖·促整改·助落实
来源:天津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10-31 09:01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7日全文公布了这份文件。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请他为公众解读这份文件的精髓。
  审计“全覆盖”首次写进政府文件
  孙宝厚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意见要求,审计机关要把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对各部门各地区贯彻中央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落实到位,这也是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的需要。
  孙宝厚说,意见明确,审计机关要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意见明确提出,凡是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接受审计、配合审计。这意味着,凡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都要接受审计;凡涉及对这些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分配和使用,都要接受审计;凡涉及这些资金、资产和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人员,都要接受审计。
  “审计的不仅仅是会计资料,还有业务资料,以及管理资料。这里面不仅包括了单位,也明确提到了个人。”孙宝厚说,“举个例子,一家民营企业使用了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那么就必须依法接受审计监督。个人使用了国家的科研资金,也必须依法接受审计。”
  他同时表示,受审计力量和人员素质的限制,国家审计机关还未达到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因此意见也提出,有必要通过强化审计队伍建设、推进审计职业化、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加强内部审计等措施来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强调整改有望根治“屡查屡犯”顽疾
  孙宝厚说,社会各界对屡审屡犯的问题特别关注,要求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全面向社会公开。对此,意见对加大整改力度的规定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开,就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向社会公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结果,接受社会的监督;一个就是问责,落实整改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
  孙宝厚说,意见为督促被审计单位、其他有关部门、单位以及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切实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充分运用审计成果,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单位整改的责任。具体包括:
  ——明确了整改的责任主体,要求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的第一责任人。整改成了“一把手”工程,单位自然更重视。
  ——要求被审计单位将整改结果在书面告知审计机关的同时,要向同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告。
  ——各级政府每年要专题研究整改工作,并将整改纳入督查督办事项,有关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要及时督促整改。
  ——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
  ——审计机关将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必要时可提请有关部门协助落实整改意见,同时也会将有关单位反馈的整改情况向社会作出相应的公告。
  推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意见提出,审计机关要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孙宝厚说,近年来,在审计中非常注重推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从今年8月份开始,按照国务院部署,审计署组织18个特派办和25个派出审计局,全面对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特别是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情况。
  “所谓持续,就是今年要做明年也要做,这个季度要做下个季度也要做,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孙宝厚说,今后,审计工作将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密切关注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同时,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对“三农”、社保、教育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关注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推动深化改革。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
一、新闻联播节目
1.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导语】为切实加强审计工作,国务院今天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同时,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这意味着,未来“政策”将与“钱”、“权”一同成为审计关注的重点。(动画下)
  【同期】审计署副审计长 孙宝厚
  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全新的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这些领导人的尽责情况,项目落地的情况,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具体的实施情况等等,我们都要进行跟踪了解,进行跟踪审计。
  【正文】同时,《意见》进一步明确,要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对整改不力、屡查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
  要完善审计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及时、准确、全面提供审计所需资料,包括电子数据;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协助和支持审计工作;此外,要积极建立健全审计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
  二、其他新闻节目内容(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24小时、中国新闻、新闻30分、财经早班车等)
  2.【勒紧审计 “紧箍咒”】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体现四大亮点
  【导语】为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今天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这被视作通过审计发挥权力运行“紧箍咒”作用的又一大举措,是首次从国家治理的总体角度对未来审计工作做出部署。
  【正文】此次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全文共7个部分22条,既有对审计机关的要求,也有对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此次《意见》核心内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点更明确。(动画上)以往,审计主要通过对“钱”和“权”的关注来发挥作用,一方面顺着资金走向,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另一方面通过监督权力运行,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企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而这一次《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作为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这也就意味着,“政策”将与“钱”、“权”一同成为审计关注的重点。(动画下)
  【同期】
  二、职责更清晰。(动画上)《意见》明确提出,凡是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接受审计、配合审计。这里面不仅包括了单位,也明确提到了个人。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民营企业使用了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那么你就必须依法接受审计监督。某个个人使用了国家的科研资金,你也必须依法接受审计。(动画下)
  【同期】审计署科研所所长 崔振龙
  只要你涉及到财政资金,你哪怕是私人,一个私人企业,但是你承担了政府的项目,那你同样要接受审计监督。
  【正文】
  三、保障更有力。(动画上)为了让审计机关更好的工作,《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通过职业化建设推动审计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有效缓解审计人员短缺的现状;要切实保障审计经费,解决审计机关的“粮草”问题。(动画下)
  【同期】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 王雍君
  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基石和保障作用,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审计部门本身的职业化建设和专业化建设,得走上正轨。那么这次,特别强调了还要建设国家审计数据库,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来支持审计工作。
  【正文】
  四、地位更重要。(动画上)《意见》要求,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依法直接领导本级审计机关,支持审计机关工作,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汇报,把审计结果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动画下)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高培勇
  (这)实际上是国家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在制度约束的条件下,来运行你的权力。从新中国建国六十多年来,虽然说也推出过关于审计方面的一些决定,一些制度规定。但基本上是从某一角度,某一线索而推出的,全面而系统的对审计工作拿出一个制度性的规定,我想这是第一次。
  3.【勒紧审计 “紧箍咒”】“政策落实”首次成为审计重点
  【导语】从上面的报道我们能够看出,此次国务院公布的《意见》当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政策的执行情况今后也将成为审计机关除了权力和资金之外的另一项审计重点,这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又意味着什么呢?本台为此专访了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
  【同期】审计署副审计长 孙宝厚
  这次国务院的文件里面要求,我们要对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全新的工作。我们在过去的审计过程当中,只是在具体审计项目当中,连同(政策落实)这个方面的内容在内,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给予回应。
  【正文】(动画上)而在此次公布的《意见》当中,明确审计机关要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着力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特别是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情况。(动画下)
  【同期】审计署副审计长 孙宝厚
  所谓持续的,就是今年要做,明年也要做。这个季度要做,下个季度也要做,涉及的内容非常得多。这不仅仅是资金的事情,不仅仅是项目建设的事情。有很多的事情都包括在内,包括这些领导人的尽责情况,包括这些部门制定部署的情况,项目落地的情况,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具体的实施情况等等,我们都要进行跟踪了解,进行跟踪审计。
  【正文】孙宝厚表示,由审计机关来推动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实际上就是在新形势下,让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确保政令畅通。
  4.【勒紧审计 “紧箍咒”】打造审计“全覆盖” 确保公共资金安全
  【导语】我们注意到,以往受审计力量和人员素质的限制,审计机关还不能做到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有的单位和资金从未接受过审计。而在此次公布的《意见》当中,这种局面将得以改变。
  【同期】审计署副审计长 孙宝厚
  一般来说,(以往)审计只是对国有的资产、国有的资金、国有的单位和国有单位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那么这一次呢,就明确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都要全覆盖。凡是涉及到对这些资金、资源和资产的管理、分配和使用,都要审计。凡是涉及到这些事项的部门、单位和人员都要接受审计。
  【正文】据介绍,此次公布的《意见》当中明确,审计机关要看好公共资金,除了要严防贪污、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还要把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
  【同期】审计署副审计长 孙宝厚
  就要看是不是使用的有效,比如说三公经费,是不是造成浪费,是不是节约了,是不是不该花的钱不花。再一个就是效率,花钱是不是有效率,是不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而获取更大的成果。再一个就是,是不是有效益,是不是实实在在办事的。是不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是不是真正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好处。
  【正文】孙宝厚表示,在此基础上,审计机关将密切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减少财政资金沉淀,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实用,把钱用在刀刃上。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促进厉行节约和规范管理,推动俭朴政府建设。
  5.【勒紧审计 “紧箍咒”】强化审计 以推进廉政建设
  【导语】提到审计,我们多数人都会直接联想到反腐这个问题。在这一次公布的《意见》当中,也进一步强化了审计的监督作用,明确要强化审计以推进廉政建设。
  【正文】(动画上)《意见》当中明确要求,审计机关要重点关注财政资金分配、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重大物资采购和招标投标、贷款发放和证券交易、国有资产和股权转让、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揭露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问题。(动画下)
  【同期】审计署科研所所长 崔振龙
  审计机关作为一个反腐败的重要力量,对这些腐败高发的地区,容易发生的地区要进行重点关注。这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正文】同时,《意见》还明确,要加大对依法行政情况的审计力度,注意发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着力反映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妨害公平竞争等问题。此外,还要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着力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
  【同期】审计署法规司司长 刘正均
  审计机关是一直把这个反腐倡廉工作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这次意见也提出了,要求审计机关在查处重大的违法违纪问题时,一定要查深、查透、查实,应该说是一个进一步的强化。
  6.【勒紧审计 “紧箍咒”】相关部门、单位须配合审计
  【导语】审计过程中,获取真实、完整数据是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为此,在此次公布的《意见》当中,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支持配合审计工作的责任。
  【正文】《意见》提出,凡是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接受审计、配合审计,不得设置障碍。同时,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审计工作需要,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电子数据。这也是首次对被审计对象提出这样明确的要求。
  【同期】审计署科研所所长 崔振龙
  这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的要求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自觉的接受审计监督,要提供审计所需要的资料。不仅仅是提供账册、提供会计资料,还要提供相关的业务数据。
  【正文】此外,《意见》还明确,审计机关履行职责需要协助时,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予以协助和支持,并对有关审计情况严格保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审计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对审计移送的违法违纪问题线索,有关部门要认真查处,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查处结果。而审计机关也要对此跟踪并适时向社会公告。
  【同期】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 王雍君
  审计机关的权威性,突出的体现在实际审计中,各部门都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支持审计机关的工作。那么这次审计意见,这么清楚的界定,在过去是没有的,也给我们审计机关更好地开展工作,铺平了道路。
  【同期】审计署副审计长 孙宝厚
  这次国务院出台这个文件以后,就能够很好地让这些有关单位和部门知道,这是他们的义务,必须给我们提供,否则的话就是违反国家的有关法规。所以,很好的给我们扫除了障碍,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证。
  7.【勒紧审计 “紧箍咒”】(新闻背景)不配合审计:慢 缺 假 隐 拒 限
  【导语】在审计中,有时会遇到个别被审计的地方、相关部门或单位不配合审计的难题,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有着切身的体会。为此,他还专门总结了六个字来形容,分别是:慢、缺、假、隐、拒、限。
  【同期】审计署副审计长 孙宝厚
  什么叫慢?就是我们到一个单位去审计,他一开始可以找理由说,我们没有权力审计,或者说他不太了解情况,或者说领导不在,也就是不能够及时地提供。表现的就是我们着急,他不着急。本来一天能干完的事,干了好几天。
  【正文】孙宝厚介绍说,所谓缺,就是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残缺不全,审计机关要看五个方面的资料,被审计单位只提供三个。所谓假,就是指被审计对象提供伪造、编造甚至变造的资料。而所谓隐,就是指转移、隐瞒甚至毁弃相关资料。
  【同期】审计署副审计长 孙宝厚
  还有呢,就是拒,拒绝提供资料。本来他是有的,我们也是有权看的,但他就说我们就是没有。甚至明确地告诉你,我们有,但是就是不能让你们看,就是不给。还有呢就是限,就是限制,本来我们是应该看的。但是呢,他们的上级单位,或者说主管的单位,给下属的单位发一个文件,明确地要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这些资料。
  8.【勒紧审计 “紧箍咒”】审计过后 更重整改落实
  【导语】以往,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审计过后的整改并不重视,屡审屡犯。为此,在此次《意见》当中,明确要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
  【正文】《意见》指出,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重大问题要亲自管,亲自抓。各级政府要加强整改督促检查,审计机关要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必要时可提请有关部门协助落实整改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
  【同期】审计署副审计长 孙宝厚
  社会上也可以看到,这些年来屡查屡犯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也是比较严重的。所以这一次呢,国务院的文件里边非常的明确,要加大跟踪整改的力度。整改以后,要书面对审计机关做出报告,同时要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然后还要将整改的结果向社会公告。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天津市审计局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审计局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琼州道97号 邮编:300200 电话:022-23258100

网站标识码:1200000055 津ICP备20000001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1747号